伟德体育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70102)
一、培养目标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秉承“服务地方经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思想,培养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良好数学基础和数学思维能力,掌握信息与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受到数学建模、计算方法、程序设计和应用软件开发等方面的基本训练,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和计算机技能解决某些实际问题,能在科技、教育、信息产业等部门从事开发研究、教学、应用开发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或者能继续深造攻读研究生的专业人才。
培养目标可以归纳为以下五项:
目标1: 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较强的社会责任感。
目标2:能够运用数学、信息计算及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应用软件开发和信息处理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目标3: 掌握从事科学计算、信息处理与应用软件开发所需的专业基础理论与技能,能在科技、教育、信息产业等部门从事研究开发,教学,与软件开发和信息处理等工作。
目标4:适应独立和团队工作环境,与同事、客户和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具备一定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目标5:具备创新意识,可持续发展理念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二、毕业要求
(一)素质要求
1. 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较强的法律法规意识;拥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2.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以及较强的社会责任感。
3. 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4. 具备健康的身心和健全的人格,以及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
5. 具有行业所需的良好的团队精神和一定的协调组织能力。
(二)知识与能力要求
1. 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掌握信息科学、计算数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
2. 掌握至少一门计算机编程语言、熟练使用常用的专业工具软件,具有较强的算法设计、算法分析与编程能力。
3. 具备应用型人才必备的自然科学知识与人文基础知识。
4. 具备应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建立数学模型的初步能力。
5. 具有运用所学的理论、方法和技能解决信息技术或科学与工程计算中的某些实际问题的能力。
6. 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有一定的阅读专业英文参考文献和资料的能力。
7. 了解信息与计算科学理论、技术与应用的新发展,具有较强的知识更新、技术跟踪能力,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
8. 具有获取相关行业资格证书的能力。
三、主干学科
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四、主干课程
数学分析、高等代数、常微分方程、数学建模、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离散数学、数值分析、程序设计与算法语言、数据库技术与应用、数据结构与算法、数据挖掘、信息论基础。
五、各类课程结构比例
| 课程类别及 学分比例 | 课程模块 | 门数 | 学分 | 标准总学时 | 理论学时 | 实践学时(含课内实践或实训) | 实践教学学分占比(%) | 实践教学时 占比(%) | 
| 公共必修课程平台 (24.92%) | 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模块 | 9 | 19 | 304 | 252 | 104 | 15.79% | 31.59% | 
| 基础素养与技能课程模块 | 9 | 18 | 368 | 192 | 208 | 33.33% | 50% | |
| 国防教育课程模块 | 2 | 4 | 64 | 32 | 2w | 50% | 50% | |
| 小计 | 20 | 41 | 736 | 476 | 312+2w | 25.64% | 38.30% | |
| 通识教育课程平台 (10.22%) | 核心通识课程模块 | 10 | 160 | 160 | 0 | 0 | 0 | |
| 拓展通识课程与辅助通识课程模块 | 4 | 64 | 64 | 0 | 0 | 0 | ||
| “砚园大讲堂”模块 | 2 | 32 | 32 | 0 | 0 | 0 | ||
| 小计 | 16 | 256 | 256 | 0 | 0 | 0 | ||
| 学科基础教育 课程平台(25.24%) | 相关学科基础课程模块 | 4 | 9.5 | 152 | 112 | 80 | 26.32 | 41.67 | 
| 本专业学科基础课程模块 | 8 | 30 | 480 | 400 | 160 | 16.67 | 28.57 | |
| 小计 | 12 | 39.5 | 632 | 512 | 240 | 18.99 | 31.91 | |
| 专业教育课程平台 (24.92%) | 专业核心课程模块 | 5 | 15 | 240 | 192 | 96 | 20 | 33.33 | 
| 专业选修课程模块 | 20 | 24 | 368 | 272 | 192 | 26.09 | 41.38 | |
| 小计 | 22 | 39 | 608 | 464 | 288 | 23.69 | 38.30 | |
| 实践教学课程平台 (14.70%) | 专业实践课程模块 | 6 | 21 | 336 | 32+20W | 100 | 100 | |
| 创新创业课程模块 | 4 | 2 | 32 | 8 | 48 | 75 | 85.71 | |
| 小计 | 10 | 23 | 368 | 8 | 80+20W | 97.73 | 99.26- | |
| 总计(100%) | 66 | 158.5 | 2616 | 1716 | 920+22W | 29.15 | 46.13 | |
注:1.标准总学时=学分×16=理论学时+实践学时/2
2.本专业标准总学时为 2616 学时
3.“砚园大讲堂”系列学术讲座是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的前沿性、学术性讲座,学术讲座由学校教务部门负责统一管理。学生在校期间最低应修满2学分,共12次。多修不再计算学分。
4.学生可另外申请课外创新实践6学分(不记入总学分),该学分可冲抵拓展通识课程与辅助通识课程学分。
六、各学期指导性修读学分分布
| 课程类别 | 各学期指导性修读学分数 |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
| 公共必修课程 | 15 | 10 | 10 | 8 | 0 | 0 | 0 | 0 | 
| 通识教育课程 | 0 | 0 | 3 | 3 | 6 | 3 | 0 | 0 | 
| 学科基础教育课程 | 10.5 | 11 | 11 | 3 | 4 | 0 | 0 | 0 | 
| 专业教育课程 | 0 | 0 | 3 | 10 | 12 | 13 | 0 | 0 | 
| 实践教学课程 | 0 | 1.5 | 1 | 1 | 1 | 0.5 | 3 | 15 | 
| 小计 | 25.5 | 22.5 | 28 | 25 | 23 | 16.5 | 3 | 15 | 
七、教学运行表

符号说明:※理论教学 ×假期 ⊙考试 ★国防教育 ♀毕业论文(设计) §春节 ◎毕业教育 ◆专业实习
JS:专业技能训练-计算机基础技能; JM:数学理论应用-数学建模; CX:C++:专业技能训练-C++程序设计
SJ:专业技能训练-数据结构应用; DA:专业技能训练-数据库应用开发 SF:专业技能训练-算法设计; WJ:专业技能训练-数据挖掘实训
八、学制、毕业条件及学位授予
1.学制:基本学制为四年。按照学分制管理机制,实行弹性学习年限为3-7年。
2.毕业条件:学生在学习期间符合学校的相关规定,达到教育部规定的《学生体育健康标准》要求。完成本专业教学计划中规定的课程学习任务,各科成绩合格,修满 学分158.5。
3.学位授予:理学学士。
九、教学计划表
(附后)。
【关闭】